北美观察丨疫情中无处安放的流浪群体
当地时间5月4日,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宣布,已经有596名无家可归者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占当地该群体已接受检测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日,盐湖城表示,作为犹他州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无家可归者已经占该市确诊总人口的5%。自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暴发以来,有关群体性感染事件层出不穷。美国媒体报道发现,在所有弱势群体中,无家可归者面临诸多社会难题,收容所因无法保证社交隔离被关闭、大型会议中心甚至停车场用于过夜被专家批评,而征用酒店更是难上加难。
△《波士顿环球报》5月4日报道,近600名无家可归者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百万无家可归人口使用收容所,防控措施无法实施
《纽约时报》指出,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美国每年约有140万人使用专为无家可归者设立的收容所。疫情期间,收容所包括洗手液在内的设备紧缺、住宅拥挤等问题无疑给病毒传播带来了有利条件。虽然社交距离要求人们保持6英尺(约2米)的间隔,但《纽约时报》指出,这在收容所里不仅很难得以施行,加之收容所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经常会在不同的收容所间往返,病毒传播的范围更是无法控制。
根据疾控中心4月中旬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西雅图经常有无家可归者和工作人员相互流动的三个收容所中,高达18%的无家可归者和21%的工作人员均已经感染新冠肺炎。“这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对于收容所来说很多我们已知的防控病毒传播的措施很难实行”,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风险应对小组领导乔治娜·皮考克告诉《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无症状传播正在造成无家可归者大面积群体感染事件
一个传一片,一旦发现为时已晚
报道发现,无症状传播是新冠病毒得以在无家可归群体中迅速大面积传播的一大因素。《纽约时报》指出,一项对美国四个主要城市收容所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收容所出现一个以上的确诊病例,病毒便可在群体中大面积传播,即使是在患者完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大面积感染也会迅速发生。4月份的调查发现,在亚特兰大两个当时尚未发现确诊病例的收容所中,研究人员发现有4%的收容所居民和2%的工作人员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这说明在这些无家可归者不知情的状态下已经在传播病毒。而波士顿的一个收容所也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感染,旧金山的一个收容所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居民感染,均是在仅有一个以上患者刚刚确诊后便发现的传播势态。
波士顿无家可归者医疗保健计划负责人吉姆·奥康奈尔告诉《纽约时报》,一旦收容所出现一个以上的确诊病例“就已经太迟了”。奥康奈尔说,事实证明无症状传播的情况集中体现在疗养院、监狱和庇护场所,这些地方本应当尽早展开全面测试,“情况可能在被发现前就已经非常要命了。”
△半岛电视台采访专家表示,想通过集体收容来有效防疫属“异想天开”
会议中心、停车场取代收容所效果存疑
由于无法满足社交距离的基本要求,美国很多收容所不得不关闭,转而使用大型会议中心、甚至露天停车场来收容无家可归者,减少人员聚集,疏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半岛电视台》报道指出,美国各地已出现“数目不详”的此类大型避难所,转移了数以千计的无家可归者。其中圣地亚哥会议中心已经承载了1135人并还在接纳更多人口,德州沃思堡会议中心平均每天有328人过夜,俄勒冈州会议中心每天约120人过夜,而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的停车场干脆直接被用作“庇护所”。
半岛电视台指出,在俄勒冈州、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无家可归者睡在大到“可以覆盖14个城市街区的设施中”。但尽管这样,关键日常活动中的社交距离依然无法保障。“人们需要共享厕所,你不可能让他们互相保持6英尺(约2米),”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弱势人口中心主任玛格特·库舍尔认为,希望通过这些大型场所防止感染属于“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