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歪曲历史事实 国情教育缺位……“反中”教育绑架香港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5-19

  风从何来丨歪曲历史事实 国情教育缺位……“反中”教育绑架香港

  香港《文汇报》2019年10月20日登出了一张香港某中学教材的图片,页眉处显示这一部分介绍的是“中华传统美德名人”,正文里则给出了这位“名人”的姓名:黄之锋。

  要说“有名”,黄之锋还真算得上,不过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黄之锋有的可都是骂名。这位公认的“港独”分子,还跑到西方国家乞求制裁自己的同胞。所言所行与“中华传统美德”扯不上丝毫关系。

  然而,居然有教材美化黄之锋!香港教育出现的严重问题可见一斑。

  什么样的教育塑造什么样的青年。

  2012年开始,通识科成为香港中学生进入大学必考科目之一,其余三科为中文、数学和英文。

  香港教育局提出,通识教育的宗旨是希望能令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和“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他人所持的意见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慎思明辨的终身学习者”。

  这,是通识教育的初心。然而……

  通识课分六个单元: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

  这里会有两个问题:第一,老师是否会平均分配这些内容,是否会在政治问题上花更多时间;第二,考试时“今日香港”单元常常有很敏感的政治化问题,教师会如何解释这些敏感问题。

  教育被片面政治化,但基本的国情教育却一再缺位。

  经过数次教改,《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由必修课变为了选修课,而即便是选修课,在香港,部分中国历史教材内容还存在偏颇之处。

  这是《大公报》披露的一张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国历史》配套阅读材料”截图。在关于《为什么中英爆发鸦片战争?》这篇文章中,只字不提英国大量输入鸦片令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鸦片毒祸令中国人沉沦,反指中国“傲慢”,将战争化为两国政治、贸易体制和司法制度的冲突。

  如此歪曲历史事实,使香港一些年轻人对国家历史了解不足,对中华文明缺乏认同。

  试问,一个年轻人如果对自己的国家,连了解和熟悉都没有,哪里又能谈得上爱呢?

  梁女士在香港土生土长,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现在非常忧虑自己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香港市民梁女士:特别是近年来,(我)见到的政治化越来越厉害,政治已经渗透到校园和课堂里面,它让老师的教学变得很不专业。

  确实,如果说教育“病”了,那么教育者必然难辞其咎。

  在香港,教师队伍中,思想极端、崇尚暴力、鼓动学生闹事、甚至倾向“港独”者大有人在。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