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螺蛳粉闻臭师每天闻60缸酸笋年入50万 守护螺蛳粉灵魂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12-11

每天闻60缸酸笋,靠鼻子年入50万元

网红“闻臭师”守护“灵魂食材”

  “你嗦粉了嘛?”今年,恐怕没有哪一款美食会像螺蛳粉一样“出圈”,从街头美食成为网红小吃,螺蛳粉销量不断提高不仅助力村民加快脱贫致富,也催生了一个新职业:专业“闻臭师”。

  刚靠近酸笋腌制车间,一阵阵独特的气味便扑面而来。打开车间门走进去,只见60口大白缸整齐排列着,缸里是正在腌制的酸笋。酸笋的气味直灌鼻腔、猛冲脑门,“不是人人都能受得了的。”李永国身穿白色工作服,手带塑胶手套,一边搅动酸笋一边仔细检查着质量,时不时双手捧起一把酸笋凑近鼻子猛吸一口,再随机拿起一根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这缸腌得差不多了。”

  今年下半年,由于螺蛳粉的火爆,一个新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闻臭师”,其主要工作就是闻酸笋,这是螺蛳粉必不可少的一味“灵魂食材”。而李永国就是凭年薪50万元走红全网的“闻臭师”。

螺蛳粉灵魂的守护者

  今年41岁的李永国是广西百色人,从2005年起就开始种植竹笋的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农民。2008年,李永国带着家乡的竹笋来到柳州市做起生意,把老家种植的竹笋腌制好,供货给螺蛳粉厂。“现在淘宝上最出名的几个螺蛳粉品牌我基本都供过货。”李永国略带自豪。老家有20多家农户,共有上万亩的笋地,李永国就带着大家一起种笋,在成为“闻臭师”出名前,他在柳州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酸笋供应商了。

  10多年的种植、腌制经验,让李永国练就了“金鼻子”,靠鼻子一闻就能判断出酸笋的熟度和质量。凭借特有的能力,今年7月,他被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以近50万元的年薪聘用,成为一名专业的酸笋“闻臭师”,有人称其为螺蛳粉灵魂的守护者。

  “我现在是没有徒弟的。”经常有人问李永国收不收徒弟,李永国告诉记者,经验是一件很“小气”的事情,因为没有办法一一教给别人,很多时候都是靠感觉,需要日积月累的试验,自然就熟知其中的门道。但是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气味,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因为常年与酸笋打交道,李永国身上常伴有酸笋味道,家里面也不是很支持,直到现在,他的小孩也不愿意和他待在一起,因为“不喜欢爸爸身上的酸笋味”。也曾想过放弃,但螺蛳粉产业的逐渐壮大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下定决心,“不管别人怎么讲,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就行了。”

“灵魂”酸笋需要标准

  如果有人质疑,“闻臭师”是否只是引人关注的噱头,闻酸笋真的那么重要吗?莫勤吉会告诉你:“毫不夸张,十分重要。”莫勤吉就是聘请李永国“闻臭”的螺蛳粉企业董事长,他表示,一碗螺蛳粉里绝对不能没有酸笋,而且酸笋的酸度、脆爽度,也是螺蛳粉是否好吃的关键。

  李永国和莫勤吉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合作,当时只是单纯的供给关系。今年4月,螺蛳粉火爆到一度脱销,市场上的酸笋也基本断销,各大螺蛳粉工厂都急得团团转。当时,莫勤吉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找酸笋货源。李永国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收购经验在广西各地搜罗原材料竹笋,帮助莫勤吉的工厂撑到了6月竹笋长成的季节。

  这次的经历让莫勤吉意识到,工厂需要一名像李永国一样有经验、有能力的酸笋师傅。如今,他在厂里还特别设立了酸笋事业部,交由李永国全权管理,并对李永国深表信任:“自从李师傅与我们合作后,我们厂里的酸笋质量有了很大的保证,李师傅的鼻子就是标准。”

  除了监管酸笋腌制的质量,李永国还负责前端竹笋的采购,全程把握工厂酸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厂里的工人表示:“李师傅是我们工厂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不久前,有专家来到莫勤吉的工厂专门调研酸笋,一行人讨论了很久,到底如何定义酸笋的品质。对此,李永国表示,虽然自己经验老道,用鼻子来评判酸笋,但相对主观。而酸笋释放的“臭味”、产出的“酸味”说到底还是化学物质,对于整个产业来说,还应需要结合人工的经验来制定专业的标准,用科学的方法、仪器来检测酸笋是否合格。

发展前景还很广泛

  当聊起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前景时,莫勤吉十分乐观,他表示,最近正在与某知名方便面品牌的研究所沟通合作事宜。记者了解到,如今,不少大品牌都纷纷开始做起了与螺蛳粉相关的产品,例如今年中秋,螺蛳粉月饼的出世令人惊掉下巴;10月26号,肯德基螺蛳粉也正式开售,反响火爆……螺蛳粉火了,很多品牌也都想“蹭一蹭”这波热度,而这些看似奇怪的联动却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也反过来让螺蛳粉更加广为人知。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