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海军潜艇雷达技师郑同柱的青春视野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5-08

  潜艇停泊,郑同柱在潜艇前敬礼。

  “火眼金睛”挑战不可能

  舞台上,掌声响起,追光灯打在了一名穿着海军白色礼服的士兵身上,他那古铜色的脸庞上,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

  台下的观众或许并不知道,此刻这名众人瞩目的年轻士兵曾多次拒绝了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组的邀请。

  “挑战不可能,是每一个平凡生命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直推动人类进步的一个力量……”耳畔,传来主持人慷慨激昂的开场词,他很快平复了自己紧张的心情。

  郑同柱,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雷达技师。

  在这个光彩夺目的舞台上,他即将挑战“鹰眼识别”——

  同时观看一个屏幕上的9个分屏视频,每个屏幕1秒当中就有25帧画面浮动出现。挑战者要在15分钟内从13500帧画面中精准锁定仅出现0.04秒的目标人物。

  这项挑战乍看有点匪夷所思——因为郑同柱并非警察。然而,这种“精确锁定”的技能正是一名雷达兵的看家本领。

  挑战开始!只见他紧绷双唇,浓黑的剑眉下双目瞬间凝聚出一道光,全神贯注地盯住面前的大屏幕。

  眼波流转之间,瞬息万变。很快,在现场嘉宾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中,郑同柱用令人叹为观止的瞬时捕捉能力成功锁定目标。

  “原来真有火眼金睛!”“按了暂停键,我都找不到”……观众对这名士兵超凡的眼力发出阵阵惊叹。

  此刻,郑同柱依然绷着双唇,嘴角并没有流露出张扬的笑容,紧张的汗珠还挂在脸上。

  这大概是来自潜艇兵独特的职业品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就像郑同柱最初拒绝《挑战不可能》节目组的邀请时给出的理由那样单纯:“默默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我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后来,战友的一番劝说让郑同柱改变了想法:“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和可塑性,都有无限的可能。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何况,这次挑战也可以提高你的专业技能。”

  郑同柱是一名潜艇雷达技师。可以说,眼力是他的基本功之一。潜艇内部是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潜航时艇员看不见蓝天白云,更看不到奇妙的海底世界。如果不看特制的潜艇时钟,他们甚至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

  雷达好比潜艇在水面航行的眼睛,而雷达技师则是这双眼睛的“瞳仁”。日常工作中,郑同柱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雷达仪表盘中瞬间闪过的数字,对有效信息进行捕捉。发现目标的时间快一秒,在战场上制胜的概率就多一分。

  一次紧急任务,海域情况复杂,潜艇航行举步维艰。郑同柱主动请缨,开启雷达,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冷静判断,准确快速形成数据。他全神贯注盯着满屏数据,寸步未挪却汗如雨下。

  事后,郑同柱才听战友说,那段短短的航程中,潜艇先后规避各类船只几十艘。这意味着,他在那段时间内至少识别分析判断了上百个目标情况。

  当所有战友都为郑同柱“有如神助”的眼力赞叹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能有如今超群的专业水平,离不开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训练和十几年来积累下的一橱工作笔记。

  十年磨一剑。如今,郑同柱几乎已经把自己“练成了雷达的一部分”。

  成长路上的每一次拼搏,最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次,郑同柱决定勇敢接受这个“不可能”的挑战,向世人展现中国潜艇兵的“锐利鹰眼”和“超强大脑”。

  浮世匆匆,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想要的某种生活方式。好比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在船与陆地的舷梯上徘徊许久后,他依然选择转身回船,最终没有踏上陆地半步。

  这次,37岁的郑同柱选择“下船”迎接挑战,外界的繁华与浮躁却似乎丝毫没有打扰这颗纯粹的心。

  他很明确,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去为它而奋斗。

  脚步不停,一切皆有可能

  天还没亮,一个穿着旧胶鞋的少年便在山东寿光一所中学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坑坑洼洼的炉渣跑道上,留下一串串倔强的脚印。

  这个少年,就是20年前的郑同柱。一米八多的身高,强健的体魄,优异的体育成绩,郑同柱曾一度作为学校培养的体育生。

  训练风雨无阻。穿着父亲当侦察兵时留下的旧胶鞋,郑同柱踩过雨后的跑道,泥水溅得满身都是。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