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军科院军事医学专家讲述百天战“疫”故事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7-22

  报告会现场。熊垒 摄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7月16日下午,在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3周年之际,该院举办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由该院抽组赴武汉抗疫的军事医学专家组7名成员代表,将惊心动魄的百天战“疫”故事娓娓道来,在场观众无不感到军科人的担当和奉献、使命和荣光。

  逆行!逆行!

  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军令如山,冲锋向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军事科学院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重要决策指示,充分发挥突击队和主力军作用,坚决护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集结,从除夕前夜开始。军事科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联防联控应急小组,生物工程、药物研发、微生物研究、卫勤保障、防化安全、大数据分析、工程设计等各领域骨干力量,闻令即动、攥指成拳、拼搏奋战。

  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对于军事医学专家组的成员来说,出征的离别依然历历在目。

  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工程师张宗兴作报告。熊垒 摄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河北保定。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某所工程师张宗兴接到所长祁建城紧急电话,当天便返回所里整理装备,又立即动身随所长飞往武汉。

  临行前,卧病在床的母亲、还在雪地里玩耍的儿子让他有些不舍。路上,他拨通妻子的电话,妻子哽咽地说:“你一定要毫发无损地回来!”

  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迟象阳爱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李亮作报告。邵龙飞 摄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11时,该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所助理研究员迟象阳被陈薇院士一个电话叫走。凌晨两点,迟象阳一到家就问她的爱人李亮:“我们要去武汉,随时出发,这一去我也不知道要多久,你一个人看孩子行不行?”

  身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程师李亮当即表示没问题。

  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姜涛作报告。熊垒 摄

  相同的场景不断出现。1月26日(大年初二)一早,该研究院某所研究员姜涛等人还在布置当天的样本检测工作。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只有3个小时,非常紧张。他们顾不上吃饭,在实验室“疯狂”打包。到了中午,各类装备和试剂40多箱整装待发,确保了前出武汉第一时间就能展开科研工作。

  当时的武汉已经封城。正当许多人琢磨怎么才能离开武汉时,来自军事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却奉命组成军事医学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逆行进入武汉。

  “没有看过武汉最急迫的样子,就无法体会武汉人民对疫苗的渴望。”陈薇说。

  由于当地检测能力紧张,武汉市卫健委向军事医学专家组提出了核酸检测的援助请求。

  救人,必须争分夺秒。姜涛等人仅用一天时间就在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搭建起检测平台。疫情初期,医疗机构送来的很多样本上只有手写的名字和编号,专家组首先要对照名单,把几百个样本辨认清楚,进行排列、编号。

  样本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美满的家庭,专家组将用自己的检测结果告诉他们,谁是安全的,谁需要接受治疗。

  在核酸检测小组姜涛、张晓鹏两位组长的带领下,军事医学专家组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迅速将帐篷实验室的日检测能力从300多人份提高到500多人份,后期甚至达到1000人份。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