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钢铁洪流,这样为一座城市“加油”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2-12

    一声鸣笛,将儿子与母亲连在了一起

    鹦鹉洲大桥,像一把鲜艳的竖琴,横卧在云雾氤氲的长江上。

    这是武汉市第8座长江大桥,2014年建成,成为连接武昌和汉阳的新通道,也为武汉二环画好了一个圈。

    大桥旁,某住宅小区一栋楼的3层上,一位母亲倚窗而立,双眼满含期盼。

    一队车身挂着红色横幅的军车,缓缓驶上大桥。

    “快来看,是田磊的车!”忽然,她朝客厅猛招手,喊来丈夫。

    “武汉城里头,军车到处跑,一晃就过去了,你咋知道就是田磊开的?”

    “我听见他给我摁喇叭了。”

    “他们都穿着军装,一个样,你咋个知道就是你儿子……”

    一声鸣笛,将儿子与母亲连在了一起;一座桥,将长江两岸连在了一起;一辆军车,把子弟兵与老百姓连在了一起。

    “武汉很大,有很多地方我也没有去过。”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队员田磊告诉记者,“我是武汉本地人,家住鹦鹉洲大桥旁。”

    2月2日那天,开了10余年雷达装备车的四级军士长田磊,第一次开着军用卡车拉上水果蔬菜,穿行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经报中央军委批准,湖北省军区协调驻鄂部队抽组成立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担任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生活物资的网点运输保障任务。

    这条重磅消息发布后,一位网友留言:“有解放军在火神山,帮我们湖北人民治病;有解放军在公路上,保障我们湖北人民的生活。这就是希望。”

    无论是练兵备战,还是开车运菜,对于参加任务的官兵们而言,为了千万家的安宁,所有任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以前,武汉市民出门就能买到日常必需的所有东西。然而疫情来袭后,对很多市民来说,菜蛋肉奶从超市到家门的距离变得很远;对商家们来说,柴米油盐从仓储中心到超市的距离更远。

    “田磊们”就是这座城市的“摆渡人”——河南生产的资料柜,要从武汉郊区仓库运到火神山医院,他们来;青海西宁捐赠给武汉的爱心白菜,要从仓储点拉到武汉市民的“菜篮子”边,他们来……

    不管执行任务回来多晚,田磊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和充电宝充电。大部分运输任务都是出发前一天晚上才明确,装载物资的仓储点和送达物资的接收点有几十个,许多任务还是临时随机的路线。车上的两名官兵,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导航。

    那天下午,和田磊搭档的队员是谭君彦。他们卸完物资返场时,经过二环。

    “走鹦鹉洲大桥最近。”谭君彦给出了查询好的路线。

    田磊没说什么,开车,上桥。

    晚上回到宿舍,田磊接到妈妈打来的一个电话:“你们今天从鹦鹉洲大桥过了吧?是不是你?我趴在窗户上使劲往外看,还听见了喇叭声。”

    从去年3月到现在,田磊一直没有回过家。虽然部队驻地也在湖北,但每年有大半年时间在驻训、演习。

    过了年,田磊就31岁了,还没有对象。本来田妈妈想趁春节休假的机会给他介绍一个,可田磊这次又没有给妈妈机会……

    在车轮上与时间赛跑

    6点50分,放在床头的手机叮咚一声,田妈妈也醒了。她知道是儿子的短信来了。田磊到了运输队后,她“命令”儿子,每天早晨必须给她报告体温。

    田妈妈看到儿子每天发来的体温报告,心里是踏实的。就像老百姓们透过家里窗户,看到装满物资的军绿色卡车,心里也是安定的。他们确信,这座城市脉动不息。

    除了体温36.2℃,田磊还多报告了一项内容:早饭每人6个汤圆,吃完就准备出发了。

    田妈妈满意地起了床,戴上口罩,开窗通风。配好84消毒液,装进小喷壶,把家里喷洒、擦拭一遍。

    疫魔滋扰,生活还要继续。这个正月,田爸爸田妈妈的日子与大部分武汉家庭一样,过得分外简单,不再着急起床、上班、做饭……他们与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狡猾“敌人”慢慢周旋着。

    元宵节这天,田磊和战友们的工作节奏依然像打仗一样紧张:6点半吃早饭,7点登车出发,9点到仓储点装货,12点到达第一个配送点。

    下午2点半,赶到第二个配送点,卸下成箱的大白菜、小青菜、黄瓜后,田磊和战友额头冒汗,肚子也咕咕叫。

    用自带的保温水瓶泡上一桶方便面,靠在方向盘上狼吞虎咽吃完,他们就算解决了午饭。“还是比昨天带的自热米饭好吃!吃完再去下一个配送点。”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