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海”这事,日本越发沦为“孤家寡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特别工作组5月29日抵达日本,就东京电力(东电)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计划开始又一次实地考察。
据悉,此次工作将持续到6月2日。
这也是IAEA特别工作组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发布最终评估报告之前的最后一次实地考察。相关考察情况将一并体现在最终报告中。
△国际原子能机构官网截图(图为日本广播协会网站对此消息的报道)
尽管IAEA的最终评估报告尚未发布,但日本方面俨然已经摆出一副我行我素的架势,声称将在6月底前完成排海设备工程,7月底正式启动排海计划。
随着预定排海日期的临近,日本是否会利用IAEA的评估审查进程为排海寻求“通行证”,甚至是否会在IAEA最终报告发布前“先斩后奏”,正引起众多国家和利益攸关方的严重关切和高度警惕。
“既然安全,他们可以留着自己喝”
众所周知,2011年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属于最高级别的核事故。
其产生的核污染水,是事故发生后为防止反应堆堆芯熔化而不断注入的冷却水,并混合了不断流入的雨水和地下水。这些混合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在全球尚无排放先例。
然而,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却早在2021年4月就以“储罐已满”为由,决定将核污染水“处理并稀释”后排放入海,引起国际社会普遍震惊和担忧。
△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早就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一旦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放射性核素在57天内就会扩散到半个太平洋,10年后将污染全球海域。
为了蒙蔽视听,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极力宣扬核污染水排海的所谓“安全性”,依据就是使用所谓“先进液体处理系统”(ALPS)可以过滤掉62种放射性核素。
但其中,却不包括重要的放射性物质——氚。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指出,氚无法被完全过滤是因为目前的技术做不到。但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却有意强调,氚在环境中自然存在,少量释放是“安全”的。
然而早在2012年,法国的一项研究就警告,氚可能对水生动物(尤其是无脊椎动物)的DNA和生殖过程有害,不同物种对不同水平氚浓度的敏感性需要进一步调查。
就连东电公司去年发布的一份技术文件也承认,评估氚对福岛鱼类的影响“非常困难”,只有少数分析机构有能力进行这种测量,而且它们经常得出不同的结果。
两年多来,从日本国内民众,到中、俄、韩等日本邻国,再到广大太平洋岛国,都对日本不负责任的单方面排海计划表示强烈反对。
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近日针对日本政府的狡辩直接回应:“既然日本声称福岛核污染水经过处理后足够安全,可以饮用,那么他们应该把它当作饮用水,至少也应该用作农业或工业用水。”
“游说不成,日本的幻想破灭了”
按说,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曾遭核弹轰炸的国家,对核辐射和核危害应该比其他国家更有痛切认知。
然而,就是代表这样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对严重核泄漏事故负有首要责任的企业,却时时处处给人留下“不老实”的恶劣印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日本,人们对由政客、官僚、核工业企业组成的“核群体”普遍缺乏信任。
讽刺的是,当年对日本进行核弹轰炸的美国,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在政府层面公然支持日本向海排放核污染水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