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举办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为加强国际协同与合作,助力知识产权转化、孵化、产业化,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 26日,“国际协同 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本场“国际协同 IP转化孵化产业化”——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产业云端交流会通过叠加政府、企业、产业、技术、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共同支持中新口腔数字化医疗科技成果的孵化产业化,推动传统的数字化转型,形成体系建设。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蓝伟锋致辞中表示,广州开发区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驱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战略;出台“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10条”,推动港澳及新加坡知识产权在广州开发区享受同等待遇;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今天的云端交流会是一种创新交流形式,搭建了中新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希望借助今天的线上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他说。
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徐晖表示,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中新合作的战略平台已历经10年的发展。2018年,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2月,知识城成功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重大创新载体。
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引进了1700多家中外企业,注册资本达到了1600多亿,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达到一个亿。中新两国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项目,研发人员突破100人,知识城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不断拓展与新加坡的科研机构合作。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海外最大规模的合作项目“广州创新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黄埔国际创新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新大数据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也先后落地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
据介绍,目前,口腔医疗市场需求增长快速,发展快。但传统口腔医疗的流程步骤繁琐、治疗周期长、病患治疗体验差,成为了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痛点。而数字化口腔全流程解决方案,带来全新技术和革新模式,通过智能检测、云设计、医生治疗等几大板块,解决了行业痛点。
项目路演中,广州芸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数字化齿科单病种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平台和软件系统对接齿科产品(3D打印机、口扫、比色板等产品),提供种植、正畸等单病种解决方案,解决传统口腔行业缺乏高技能医生、行业效率低患者等待时间长、个性化定制产品错误率高、成本居高不下等缺点。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介绍,中心正是定位于联合中新政府、机构、企业共同开展IP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工作,通过整合政府、企业、技术、资本、产业、数据等资源,促进IP转化孵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已有22家企业通过上述活动与银行对接了专利质押融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