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之变,“数字之南”站上行业制高点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春城初夏,“数字云南”展示中心里,“数字工业”展示屏幕上,管理者可快速实时查询云内动力每一台数字发动机的状态,可实时监控云南白药数字生产线上的每一件产品;在掌上,小微企业主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AI技术为支撑的“一部手机云企贷”,不见面就可获得急需的“救命”贷款;在滇池之滨,云南人开出了第一张区块链发票、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
2019年首届“数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在昆明举行。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数字云南’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游云南’‘办事通’‘云品荟’‘云企贷’‘办税费’等‘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站上了行业制高点。”在10日开幕的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阮成发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随着一系列前沿“数字产品”的广泛应用和国际智慧旅游大会、区块链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建成“数字云南”展示中心、区块链中心,云南信息产业发展落后的格局正在改变。
近年来,云南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受欢迎的数字经济项目,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工厂、矿山、旅游、农业资源等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林业“双中心”初步实现服务全国。数字产业方面,引进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数字能源、数字金融、数字环保等也正快速推进。
“数字云南”建设步伐加快,也给云南经济发展带来深层次结构性变化。阮成发介绍,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步形成,云南绿色能源优势逐步显现,长期的水电弃水正在终结;制造业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得到质的提升,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正在改变。云南正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服务业已支撑起经济发展“半壁江山”。“一部手机游云南”重构了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新生态,“30天无理由退货”成为诚信云南新标志,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1.1万亿元。
据了解,今年未来几个月,云南将依托数字科技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发展一批绿色铝材、硅材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智能科技小镇,抢占行业制高点;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筹集100亿元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支持疫苗产业加快发展,促进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加快发展。此外,将启动云南省实验室建设,推进铝工业、硅工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研发平台建设。深化科技入滇,培育科技型企业,认定省级技术中心20家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2.32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跃升6位,2019年居第1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