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发生率降至0.43%,广西南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5月9日,经自治区批准,南宁市的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贫困县序列。”5月14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南宁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南宁市委副书记、南宁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指挥长杨维超表示,这标志着南宁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截至2019年底,南宁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0.6466万人减少到1.8803万人,贫困村从421个减少到3个,贫困发生率从9.33%降至0.43%,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邕宁区1个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区)实现摘帽。
近年来,南宁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建立领导挂点联系制度,市委主要领导挂点联系深度贫困县马山县,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联系深度贫困乡隆安县都结乡,全市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挂点联系1-3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对1个深度贫困县、1个深度贫困乡和56个深度贫困村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全覆盖。坚持尽锐出战,选派精干力量投入精准扶贫,让最能打仗的人到脱贫攻坚一线。2019年,全市派出3689名驻村干部,深入基层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还专门选派63名优秀干部到3个贫困县和56个深度贫困村砺炼或担任第一书记,动员67家企业和59家商会、会员企业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村。强化政策支持,出台一系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化措施,从压实责任、健全机制、人力、物力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创新开展“强基础、补短板,服务基层促攻坚”,进一步盘点贫困县摘帽“家底”,疏通堵点难点。强化“四大战役”保障机制,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2019年,教育保障方面,共劝返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49人,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9.49万人次;医疗保障方面,大病救治率达99.64%,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9.99%;住房保障方面,共投入1.44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35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23户;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共投入4.57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37项,受益人口约105万人。完成了隆安县9个集中连片供水项目、马山县找水打井工程和新建或维修饮水项目499个、上林县塘红乡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集中连片供水工程项目等,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一瓢水三用”的历史性困难,三个县受益群众达18.3764人。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机制,全市易地搬迁贫困人口63133人,入住率达100%。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出台一系列后续帮扶政策,确保搬迁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专门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搬迁人口超过2.4万人的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可持续发展,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额外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每年专项安排3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筹用于安置区后续发展。深化粤桂扶贫协作,与广东省茂名市持续开展医疗、教育、产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全区率先实现粤桂就业扶贫数据信息线上交换协作,在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教育医疗等帮扶项目30个,其中粤桂小学、粤桂扶贫车间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扎实做好巡视反馈意见及“回头看”整改工作,截至2019年底,针对巡视反馈问题制定的98条整改措施,以及举一反三提出的67条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