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优胜劣汰,走集群化发展之路——代表委员谈治理科技期刊“小弱散”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5-29

科技日报记者 崔 爽 刘园园

“我本身是做固体力学的,这个专业国内是有几家比较好的期刊,但问题是我的研究方向处在力学和微电子的交叉领域,技术发展很快,没有对口的国内期刊可以投稿,高水平的更没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秦飞开口就谈了自己想“支持国内科技期刊而不得”的郁闷。

科技期刊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同样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像秦飞一样将目光投向这里,期望国内的科技期刊可以走出“小弱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技期刊关系国家科技话语权

科技期刊之重不言而喻。秦飞表示,科技期刊是以论文形式发布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和传承人类知识与技术的主要平台,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强国需要科技期刊的支撑和推动。拥有了顶级期刊就掌握了知识、技术与研究的最新动向,率先收集到了全球才智的最新成果。”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说。

中文科技期刊应该承担首发原始创新成果、提升科技话语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重任。“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大量的优质论文选择在国外英文期刊发表,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则需要通过购买国外数据库才可以阅读。”秦飞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与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总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影响力有限、期刊种类结构不合理(如缺少新兴交叉学科类期刊)、审稿发稿环节不规范、多头管理(涉及原新闻出版署、科协、科技部、中科院、各部委等)、缺少统一规划和布局等因素相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表示,这几年国内有些科技期刊有很大起色,例如《中国物理C》, 但总体来说,科研人员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说实话,我可以投国外期刊,就是费点儿劲而已。但是长此以往,咱们的中文期刊会进入没有好稿源—质量差—更没有稿源的恶性循环,话语权也越来越小。”秦飞言辞恳切。

市场化发展是趋势

国内科技期刊之所以出现质量规模有限、国内论文国外发的窘境,在罗平看来,问题在于“管理方式改进未跟上”。

据她介绍,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三级管理体系,“学术资源—编辑出版—市场经营”3个环节分工不明确、契合度低。同时,刊号审批严格,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主办和出版属地管理,难以跨区域集群化发展。

罗平举例道,2013年—2018年我国SCI期刊总数年均增幅5.6%,低于我国SCI论文年均11%的增幅。她表示,科技期刊集群化、市场化发展是主要趋势,是全面提高竞争力的唯一方式。为此,可以整合资源、兼并重组,也可以有计划地吸纳国外优秀期刊加入我国出版集团。

秦飞表示,强化中文科技期刊的学术性和公益性,可以探索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使办得好的期刊得以发展壮大,营造良性循环的中文期刊市场生态。

“国内科技期刊应该努力形成与国家科学体系相对应的完备体系,期刊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承担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的知识系统。”高杰建议,“建立完整的科技期刊系统与逐步提升其水平同时抓,它们就会作为一个体系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

调动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期刊发展

一方面,市面上一些科技期刊手握刊号,靠收版面费长期低质低效运行,另一方面,科研人员苦于没有好期刊可投。秦飞建议,改革科技期刊设立、运营和评价管理制度,放松对办刊主体的限制。

具体做法如允许华为等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和国内先进制造、半导体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龙头企业与国家级研究机构、高校等申请创办科技期刊。“这类主体有资本、有研发实力、有新技术和场景,可以参与到科技期刊发展中来。”他说。

罗平同样提出,探索定点试行科技期刊备案制,并建立科技期刊淘汰退出机制。

“促进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与部署,统一协调落实。”高杰认为,一方面,在科研评价标准上要认可国内的科技期刊;另一方面,社会上也应该形成一种氛围,鼓励科学家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

他把国内科技期刊比作一颗种子,要想发展壮大,需要不断浇水灌溉才行。“不能‘叶公好龙’——口头上支持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实际评价标准和导向上却更重视科研人员在国外期刊发论文。”高杰说。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