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期“在线帮”助农增收体现农业专家科技担当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许真 樊兴冬
在今年疫情催生的网红直播现象中,黑龙江省数百名农业科技专家网红主播独特亮眼,收获了农民网友的上千万点赞,积攒了一大批农民“铁粉”。每天晚上,等待农业专家网红互动直播已成为这些“农铁粉”的追星习惯。
6月4日,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和黑龙江省电视台创制的《科技助农在线帮》播出100期,这100期直播中,先后有老中青三代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和特邀的6位黑龙江省首席专家做客直播间,专家直播内容涵盖了东北地区主要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助农在线帮》在全国首创了电视直播和网络媒体“大小屏结合”在线互动答疑的创新性农民培训模式,使得农业科技通过农业专家的线上网络直播落实在黑土地的田间垄上、猪舍牛圈,助力农民抗疫备耕保增收,助力农业大省黑龙江坐稳全国农业的压舱石。
截至6月4日《科技助农在线帮》播出至100期,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受到越来越多的农友和网友的喜欢。数据显示,黑龙江电视台加上快手、一直播等各网络平台累计观看量达6092万人次,网友累计提问36963条,问题回答超过80%,直播累计点赞量近千万,快手回看3万余次;制作短视频132条,累计播放量超百万。
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畜牧专家刘娣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原本仅计划播出20期的春耕特别节目,在观众的热情支持下,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一路走到了“满月”、走到了“百天”,不仅成为农民种地的“云上参考”、也成为很多观众、网友对抗疫情,居家生活的一部分。
刘娣说,2020年是个特别的年份,立春过后,春耕迫近,农事不待。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把科技人员与农民隔离开来,也让大家担忧起今年的农业生产和“米袋子”“菜篮子”。毫无疑问,疫情下的春耕生产是一场关乎民生、关乎稳定、关乎责任与担当的大考。面对特殊时期的农业生产需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主动请缨,倾全院之力,与时间赛跑,组织科研人员多渠道开辟“线上”“云端”科技培训,以科技助力农业生产。
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小动漫发挥大作用
“神奇黑土地,大美黑龙江;地肥水美,五谷飘香……现代农业,千亿斤粮”2月25日一大早,当熟悉的旋律在黑龙江法制频道传出时,许多守在电视机前的农民朋友都自然地跟着哼唱起来。
这首由刘娣书记作词的歌曲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创《现代农业新技术系列科普动漫片》10集的片尾曲。这套曾上过央视、荣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等多项国家科普大奖的本土农业动画片,运用小品、二人转、快板书、顺口溜等东北民俗文化的表达形式,以东北主导产业新技术为主线,讲述了以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主体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创新创业故事,内容涵盖种养殖两大产业15个学科的169项现代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因为故事引人入胜,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在东北,北京、内蒙、新疆等地区推广传播六年来,深受广大农民、农技推广人员、普通大众和学生的喜爱。
此次时隔四年再次登录“娘家”电视台,依然收视火爆,吸粉无数。黑龙江电视台新闻法治频道、龙江导视频道重复播出4轮,龙江广电网络平台在线24小时点播互动;北大荒电视台同步播出。期间《系列科普动漫片》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并被制作成三集一个故事的微视频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官方微博“央视三农”连续发布。
专家变主播,“云”端对话,开科技服务先河
疫情之下,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争取到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批准和16家部门与单位的支持,与黑龙江省电视台联合创制的《科技助农在线帮》直播节目于2月25正式开播。由黑龙江省农科院选派各领域的专家做客直播间,通过电视台直播和手机快手APP、“龙视新闻”头条号、央视移动新闻网等平台同步直播,实时与农民老铁和网友互动交流,现场就农业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助力春耕生产。在全国首创了电视直播和网络媒体“大小屏结合”在线互动的创新性农民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