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郭燕忠:“蝴蝶”翩跹时,他在丛中笑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7-29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路霞

近几年来,很多呼和浩特市民过周末,都会去市区周边的设施农业采摘基地进行果蔬采摘。而这几天,市民们除了采摘果蔬,又多了一项消费内容,购买非本土的珍稀花卉。

除了果蔬、中药种植,呼和浩特的花卉种植产业也开始逐渐兴起,一些亚热带、热带的珍惜花卉,开始从我国北疆的设施农业大棚里走向市场。

在呼和浩特市500名科技特派员中,有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把珍稀花卉种植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和产业,在当地开辟了一条特色花卉种植的增收致富之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郭燕忠就是其中一个。

外行种花 不走寻常之路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塔利园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日光温室内玫红、淡粉、净白、纯黄、青绿等数十种蝴蝶兰竞相吐蕊,远远看去,犹如一只只上下翩飞的蝴蝶。科技特派员郭燕忠身材魁梧,摆弄起花草的那双大手却十分灵巧,他正组织工人打包处理当天要发往深圳的一单300盆蝴蝶兰的订单。

“这个季节基地的成品蝴蝶兰大多发到了广州、深圳等地,我们北方种植的蝴蝶兰品质比南方种植的还要好,花型饱满、货架期长,同样的品种,比南方平均要高出一个色号,体现在花色上就显得更加浓郁艳丽,很受市场欢迎。”郭燕忠介绍起蝴蝶兰如数家珍。

蝴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高档盆栽花卉,因其花形似蝴蝶而得名,花姿优美、颜色华丽,有“兰中皇后”之美誉。这种花生长于热带雨林、对环境要求苛刻、种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早在十几年前,原本从事印刷行业的郭燕忠因偶然机缘发现了高档花卉的发展空间,“一亩花十亩粮”,他发现,相同的用地面积,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农业相比,增加成倍甚至是几十倍。看中了高档花卉的经济效益,郭燕忠开始在呼和浩特市引进试种蝴蝶兰,他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农业之路。

2001年,郭燕忠成立了内蒙古丽翚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先后与山东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山东省兰花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山东省兰花协会蝴蝶兰专业委员会北方测试基地,利用温室在高寒地区成功种植出了高品质的蝴蝶兰,并相继开展了蝴蝶兰新品种的引种、选育和栽培工作。

“蝴蝶兰属于高档花卉,养护的好花期可达3个月,市场上销路很广,种植效益和前景都很好。一个标准棚的投入在30万元左右,正常年份产出纯收益在10-15万元之间。但蝴蝶兰对管理的技术要求极高,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这些年我因为管理不当,前前后后的损失加起来不下150余万元。因此,钻研技术是发展这个产业的前提。”郭燕忠告诉记者。

2018年,郭燕忠先后从台湾、广东、山东等地引进和培育大辣椒、红牛紫水晶、草原红、水晶、东海龙王、金桔、安娜、满天红、绿如意等十几个生长迅速、开花周期短,花期长、多色彩的热销品种和迷你品种,包涵红花系列、白花系列、黄花系列和其他花色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制胜 产业方兴未艾

以往因为花期的季节性,呼和浩特市的蝴蝶兰销售主要瞄准冬天的节假日,以年销花市场为主。而现在,郭燕忠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蝴蝶兰四季开花、全年销售。

郭燕忠介绍说:“我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经验总结,通过花期调控技术来调整蝴蝶兰的生长周期和上市日期,实现了周年生产。夏季主要销往南方,冬季主要在本地销售。现在这批花从春节往前倒推四个半月开始进行水肥和花期调控,就正好能上年销花的旺季。”

如何在实现周年生产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蝴蝶兰生理特性、便于生产操作、具有成本优势、适宜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基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微利多销,生产出能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是郭燕忠思考最多的事情。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