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众筹式创新平台,让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通了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03

众筹式创新平台,让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通了

科研人员对新产品进行测试。受访者供图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马炳文

7月底,骄阳似火。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半固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半固态所)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势头:采用最新的挤压铸造工艺生产的“复兴号”高铁门锁系列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鲜为人知的是,这家位于山区老工业基地、目前国内唯一符合“复兴号”标准的门锁类供应商,是一家由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三方“众筹”共建,以公司化机制运行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众所周知,从实验室科研成果到实用性产品之间存在巨大的沟壑,国内科研院所往往在基础创新研究链的前端环节具备较强的能力,却缺乏应用创新链的后端能力。

“为此,三明市引导科研院所、企业等众筹式创新,组成利益共同体,推动研发平台从政府、企业的‘附属物’变成独立的‘经济体’,加快面向市场研发、孵化及产业化的步伐。”三明市科技局局长李荣安说。探索研发平台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明还积极推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机科总院)、福建省政府、三明市政府三方共建机科总院海西分院;推动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医工总院)、三明市科技局、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天公司)三方共建医工总院三明分院;以及推动北京市科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省科技厅、三明市政府四方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协同创新中心……

面向需求攻关,试验品快速成产品

“我们应用轻合金、半固态快速制浆等专利技术,成功开发出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铝合金系列门锁体,主要技术指标全面超越国外同类进口产品。”半固态所有关负责人一脸自豪,“目前,‘三明造’动车门锁系列产品已占据国内30%的市场。”

锁体类产品属于安全件,也是客室车门的关键零部件,然而,过去我国高铁动车上的门锁都依靠进口。为了摆脱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这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更好地适应我国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半固态所主动承接该项技术的研发和生产任务。

科研需要“硬功夫”,转化应用也需要“硬成果”。“国内的门锁体产品与国外产品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材料与铸造工艺两方面。”半固态所有关负责人说,为了满足高铁运行速度快、重量轻、价格适中、安全可靠等要求,半固态所对研发产品进行了反复的计算机模拟、试棒、检测,以及工艺参数、结构和模具设计的不断改进,2015年4月,终于开发出主锁体等产品。2016年10月,产品又完成中国标准动车组60万公里实车运行考核,开始批量供货,成功实现从试验品到产品的跨越。2017年,随着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线,产品订单持续增加。半固态所也成为国内唯一的车速大于200公里/小时客室车门关键零件轻量化合作商。

全新模式和机制,“附属物”变“独立经济体”

成立于2012年12月的半固态所,何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研发生产出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并替代国外进口产品的门锁体?

“这背后,得益于三明市在研发平台上探索了全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明市科技局副局长李炳芳告诉记者,作为国内唯一的半固态技术研究机构,半固态所由机科总院海西分院、三明市将乐县国有资产公司和福建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奥麦特)三方“众筹”共建,以公司化机制运行,形成了以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的“平台+公司”模式。

半固态所有关负责人回忆,当年,研发国产门锁体需要新工艺,而科研人员缺少经验,创新难度大,同时,将乐县位置偏僻,产品研发还面临着原材料采购、产品运输、人员来往成本偏高等问题,要开发出一个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很难。在此背景下,众筹式创新模式应运而生。

在成果转化中,科研中试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在门锁体产品从研发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各方力量实现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机科总院面向产业需求,打造了一支由各技术领域领军人物组成的专家团队,不但给予了半固态所具体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还提供了平台、品牌等软实力支持;机科总院沈阳铸造研究所在门锁开发过程中,为身处福建、不具备试验条件的半固态所提供了试验支持;三明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不但及时给予研发资金、生产条件等方面的支持,解决了半固态所遇到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在闽安心工作的问题;依托瑞奥麦特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经过多次的模具加工、修模,半固态所研发的门锁体在该企业完成了科研中试。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