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这场拍卖会,注定要写入历史"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9-25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李才林

距离上午的新闻发布会还有半个小时,赵新华早早地来到现场,将主持提纲再梳理了一遍。与平时不同,此时的他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严肃写在脸上。作为山东省农科院办公室副主任,赵新华明白其主持的这场发布会的重要性。

9月25日上午,山东省农科院召开“2020年科技成果秋季拍卖会”新闻发布会,24项农业科技成果即将推向市场,接受社会检验。这意味着该院“敲响山东农业科技成果拍卖第一槌”已箭在弦上。

回头望去,在山东省农科院的百年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举办类似的成果拍卖会。而对农业大省山东来说,由科研院校主动发起的科研成果拍卖会,也是首次。作为设计者,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认为,“任何实用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毕竟不是基础研究,就应该让市场去检验。”

“在含盐量0.5%—1%的重度盐碱地块里种植柳枝稷,利用两三个月时间便可以实现盐碱地地表植被全覆盖,同时收获了饲草,减轻了土壤含盐量,提升了其有机质。”

山东省农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贾春林研究员的此项发明专利是上述24项拍卖成果之一。在征服了盐碱地之后,这项新技术还需要征服的是市场。

“一针防两病”,这是对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李俊研究员新疫苗疗效的形象概括。

研发一个疫苗产品需要8-10年的科研积累,更需要突破多项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试制,到企业中试,再到临床大规模应用……实践是检验产品的标准。如今,在成果即将推向市场的关键档口上,他的内心充满着期待:

“第一,我希望这款新疫苗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引擎;第二,我也希望它能拍卖出理想的价格。”

此时此刻,李俊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成果持有人的心声。

让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走进广阔的田间,真正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山东省农科院一直在努力。上述动作成了最新的大招。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今年,山东省农科院对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的意见》等“1+7”系列政策文件,首创建立了省级农科院院所两级法人治理结构下的成果转化管理新模式,提出“四统一”转化思路,并组建公司进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力求实现全院成果转化利益最大化;首创建设了山东省第一支农业科技成果技术经理人队伍,面向社会聘用一批职业化、专业化技术经理人,组建该院第一支专职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帮助科研人转化成果;首创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作为该院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一环,此次拍卖会也是看点颇多。比如,摆上拍卖台的科技成果将如何定价?

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杜方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首创了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由行业专家对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并以价值评估为基数拍卖,从而尽早识别出具有商业化和社会化前景的项目。

24项成果和技术,涵盖了作物、蔬菜、果树、疫苗、农机、农药等各领域,在山东省农科院首届科技成果拍卖会上会表现如何?主办方设置了悬念。今年10月31日才是拍卖会的正式举锤日,而我们拭目以待。

成果转化一直是科技创新的热点、重点,也是难点、堵点。我们看到山东省农科院大刀阔斧,已迈开了实质性一步,探索出了涉农实用技术科研成果商业化新途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理念,推动了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建设。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