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广西南宁轨道交通形成“井字形”网络 积累了复杂地质和技术方面的经验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11-19

科技日报记者刘昊

1117日,广西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首通段及2号线东延线工程初期运营发布会举行。南宁市副市长李建文在会上表示,继南宁市轨道交通123号线相继开通后,1123日,市民盼望已久的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及2号线东延线也即将开通运营。

广西南宁轨道交通形成“井字形”网络 积累了复杂地质和技术方面的经验

南宁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首通段(洪运路站-楞塘村站)是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实施的第四条线路,主要沿那洪大道、五象大道敷设,是贯穿五象新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长20.7公里,设车站16座,与2号线换乘的大沙田站、与3号线换乘总部基地站。车辆采用426辆编组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初期配属车辆25/150辆。

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沿线工程(玉洞站(不含)至坛泽站)主要沿良玉大道敷设,全长6.3公里,设车站5座,与3号线换乘平良立交站。2号线东延线工程与现运营的2号线贯通后,车辆仍采用426辆编组的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初期配属车辆由21/126辆提升至25/150辆。

“两条线路建设过程中,在复杂地质方面、技术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钟晖介绍,在地质方面,4号线东段地处岩溶强烈发育区,岩溶区长达16.2km,是南宁在建线路岩溶区最长、岩溶最为发育的一条地铁线路。为确保盾构在岩溶强烈发育区顺利掘进,轨道集团专门编制了《岩溶处理效果检测管理办法》,通过采用跨孔CT、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钻孔取芯等物探结合钻探的方法检测岩溶处理效果。防控住了盾构机在岩溶地区可能“栽头”、“陷落”及地表沉降过大等风险,顺利完成了岩溶强发育区盾构施工。为后续线路穿越岩溶区填充效果验证,积累了经验。还有4号线在富水硅质岩地层盾构掘进,积累了在该地层盾构选型及盾构开仓作业经验。在技术方面,因施工时序问题,4号线两次在已建成盾构隧道上方进行基坑开挖作业,通过盾构隧道内堆载、加设内衬钢架和基坑分段开挖等措施,克服了成型隧道上浮、开裂等风险,掌握了一系列土体扰动对盾构成型管片应力二次分布、上浮量、变化趋势等数据,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还有4号线近距离成功下穿既有运营重载货运铁路槎路隧道,为穿越铁路隧道积累了宝贵经验。

“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首通段及2号线东延线工程初期运营后,南宁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108公里,运营车站达91座(其中换乘站7座),标志着南宁市轨道交通形成四条线路构成‘井字形’轨道交通网络框架,整体线网换乘能力增加,将提高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及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对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南宁市形象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李建文说。

目前,南宁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条,轨道交通123号线,运营里程81公里,运营车站66座,4号线首通段及2号线东延线将于1123日开通初期运营;在建线路1条,为5号线一期工程。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