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办出实效——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为期四天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于11月30日圆满闭幕。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本次盛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充分展示中国—东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和经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了安全有序的目标,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实效。
本次盛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团结抗击疫情背景下共同主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重大国际展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大会发表视频致辞,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擘画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莅临南宁出席本次盛会,主持开幕大会并宣布开幕,巡视了展览,集体会见出席大会的驻华使节。
开幕大会上,多国领导人在视频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肯定东博会、峰会在促进双方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加强自贸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携手抗击疫情、加快恢复区域经济的坚定信心。
本次盛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同东南亚国家政党对话会,东南亚国家近40个执政党、参政党和重要在野党,包括20多位党首、5位议长以及中国驻东盟国家大使等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会,东盟国家驻华大使现场出席会议,围绕“共抗疫情挑战”“共建繁荣丝路”“共促经济民生”等议题进行充分交流,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南亚国家政党关于促进新时代中国—东盟合作的共同倡议》。举办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东盟10国经贸部长视频致辞,论坛总结了自贸区“黄金十年”发展成果,展望未来10年发展愿景。举办了中缅建交70周年、中菲建交45周年、中泰建交45周年三场纪念建交活动,分别回顾了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成果,展望双边经贸合作提质方向和路径。
本届东博会实体展展览总面积为10.4万平方米,其中东盟及区域外展览面积1.9万平方米,占总展览面积18.2%;展位总数5400个。同时上线“云上东博会”。实体展共有1668家企业参展,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和知名企业参展。东盟和区域外展览面积占比18.2%,有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8家企业参展,包括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云上东博会”共有1956家企业参展,其中外国展商占21%,实现了参展企业上云全覆盖和全域营销推广。国内外84个采购团组线上线下参会。举办154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其中云上会议40场、云上对接推介活动30场,举办了一系列直播活动,部分展品成为云上成交的火爆品种。截至30日中午,云上东博会全网曝光量超过10亿,站内访问量超过2005万。各场对接会为国内外客商促成了3000对精确配对,实现“面对面”“屏对屏”的精准对接。会后,云上东博会将继续常年运行,中外参展商可全年在线进行展示洽谈、直播营销,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东博会。
本届东博会共签约国际、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6个,合作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新产业集聚再添新动能,“三大三新”及金融领域项目占比85.3%,总投资比上届增长67.8%。重大项目在体量和质量上均比往届提升,东博会平台招大引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