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向科技要效益 广西柳城助推贫困户收入跑上稳定“快车道”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12-21

许燕芬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贫困户人均种蔗收入6200元、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民科技培训2176人次、创新开展“工厂化小蚕共育”示范……广西柳城县在发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注重向科技要效益,坚持以科技为依托,找准科技与产业扶贫的结合点和助力点,“科技+”保障了产业扶贫助推贫困户收入跑上了稳定“快车道”,全县稳定脱贫、长效脱贫进一步巩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柳城县在发展扶贫产业中,高度重视发挥科研人才的作用,组建“土专家”科研队伍,建强科研机构,加大发挥“科技+”的作用,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增产提效,撬动贫困群众长效脱贫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用于人才引进和新品种研发。

蔗糖业是柳城县的支持产业,贫困户通过种植甘蔗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柳城县拥有全国唯一的县级甘蔗新品种培育基地--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该中心先后争取上级项目资金860多万元,创建自治区级良种培育中心,致力打造中国北缘蔗区良种培育中心。该中心技术负责人卢文祥获聘为国家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2020年他还获自治区推荐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的评选。他长期致力于甘蔗杂交育种技术工作,目前已培育出5个初具本地特色的“桂柳系列”甘蔗新品种,其中“桂柳05136”成为我国甘蔗品种创新的标志性品种,列入广西、广东、云南全国三大主要蔗区的优质蔗加价品种和甘蔗“双高”基地主推品种,全国种植面积310万亩以上,占了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12%左右,位居国内育成品种第一位。这个甘蔗新品种相比老品种,适应性强、产量增加、糖分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糖厂收购桂柳05136时每吨多30元,糖分的数值到蔗农和贫困户这里变现为实实在在的增收。2020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3.24万亩,其中桂柳05136面积50.68万亩,占总面积的95.19%。

为满足贫困群众对科技的需求,柳城县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2019年以来共选聘贫困村科技特派员22名,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特派员服务于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贫困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自2019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361次,指导科技示范基地63次,服务当地农村合作组织31个,累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2176人次,引进示范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9项。

柳城县瞄准贫困户的所盼所需,加大科技推动,推行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为贫困户带来福音。

柳城县是国家糖料蔗基地县、广西优势糖料蔗生产重点县、自治区9个重点“双高”基地建设示范县之一。该县通过推广甘蔗良种良法新技术,加大蔗地深耕深松、地膜覆盖、宽行种植、甘蔗轻简化栽培技术、宿根一次性施肥盖膜等甘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助力提高甘蔗单产,提高种植收益。2020年推广深耕深松18.26万亩、地膜覆盖10.9万亩,半茎作种种植面积在13-15万亩。同时,加大对甘蔗新技术的培训,2020年以来共举办甘蔗栽培技术培训班28期,培训蔗农3000人次。

打造科技推动,农企结合模式,增加效益。柳城县与广西凤糖集团联合实施“‘双高’基地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的模式为推进全程机械化打基础,提高种植效益。大胆推广应用耕、种、管、收“四联管”机械化作业,与广西凤糖生化公司合作建成1000多亩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二级基地;引导贫困户推广种植适宜本地栽培的甘蔗品种。通过大力推广良种种植、运用新技术和甘蔗机械化技术使甘蔗亩产量增加1.5-2吨,平均每亩可增收750元--1000元。加快“双高”基地建设,建成“双高”基地121个片区共23.4万亩。2020年全县蔗糖税收入在8000万元左右,农民种蔗总收入达10.25亿元,贫困户种植甘蔗的有2741户,甘蔗产业覆盖有特色产业的贫困户达47.36%,贫困户人均种蔗收入6200元。

柳城县积极探索省力化新技术和新模式,将科技项目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生产上,达到节本、增产、创收的目标,受到贫困户的青睐。

茧丝绸业是柳城县的优势产业,且种桑养蚕具有“短、平、快”优势,当年养蚕,当年有收益。据统计,2020年全县桑园总面积14.8万亩,鲜茧产量1.03万吨,鲜茧产值7.4亿元,贫困户养蚕755户,占有特色产业贫困户的13%,人均养蚕收入达7500元。

柳城县通过加快创建现代蚕业示范区,发挥产业技术优势,提升产业效益。目前全县建成蚕业示范区有区级1个、县级1个、乡级3个、村级5个。从桑园种植到养蚕收茧,坚持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让产业发展更有保障。创新开展“工厂化小蚕共育”示范,对年共育量在10000张以上的共育室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商品小蚕质量显著提升。在“禅韵丝缘”自治区级示范区建设有自主研发的全区首条全程自动化小蚕共育生产线。该生产线生产过程实现桑叶自动切叶、送叶,蚕匾自动传送、解垛、堆垛,机器自动喂叶、撒药等功能,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投产使用后每批可共育小蚕600张,节省养蚕人工80%以上。同时,开展标准化大蚕房建设示范,推广“人蚕分离”饲养模式,实现了高效省力化养蚕。“禅韵丝缘”整个园区桑蚕生产各环节已经基本实现省力化技术全覆盖。该生产线的建成提高了生产效率,缓解了当前农村养蚕劳动力紧缺问题,确保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