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年轻华人学者在德国大学的学术之路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4-01

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应邀参加了德国华人教授学会和对话德国协会共同举办的报告会,围绕年轻华人学者在德国高校的学术之路,尤其博士毕业后如何在德国获得教职的主题,九位在德国工作的华裔教授分享了他们成长为教授的历程和体会。从博士毕业后如何获取教授资格,教授职位应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到文科与理科,综合性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以及大学与校外研究机构对教授的不同要求,已经跨过独木桥的教授们倾囊相授,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成长为教授,并在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崭露头角,为提高德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促进中德科学交流添砖加瓦。

华裔教授队伍正逐渐壮大

德国国家工程院 (acatech) 院士,德国华人教授学会主席曾安平教授介绍说:“上个世纪德国大学里的华裔教授屈指可数,到2006年成立华人教授学会时也只有约25人,近年来随着德国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华裔教授的队伍已经增加到80-90人左右。德国大学近年来加速国际化。我所在的汉堡工业大学化学学院13位教授中就有4位是非德裔的。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华裔学者走上这条德国学术之路。”

曾安平说:“研究和教学的合一以及学术自由是德国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特点。工程技术方面,以合成氨工业化为例,德国在近一百年里有3个人荣获诺贝尔奖。1918年是发明合成氨方法,1931年是实现合成氨工业化,2007年则是合成氨的催化原理和表面化学过程。可以说德国人把合成氨的工业原理、化学原理以及工程过程研究到了极致。没有他们这种科学与工程的紧密结合,产生不了合成氨工业这样划时代的技术,也产生不了3个诺贝尔化学奖。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赶超先进国家,就必须学习这种精神。”

教授资格或同等资历的获取

欧洲科学院院士、锡根大学教授张传增介绍说:“首先要获得一个博士学位。之后可以选择做博士后,或者去企业学习实践经验,然后申请教授资格 (Habilitation)或者教授资格同等资历。在德国某些专业的教授招聘时需要教授资格,但是获得教授资格后不一定能得到教授位置。教授资格授予在德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它实际上是在博士学位之后的一种升级资历。每个大学和学院都有自己明确的规定,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获得教授资格。”

张传增解释说:“换个环境做博士后研究,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相关研究尽可能不要从头做起,否则会影响发展速度。博士后期间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发表高水平文章。此外,要积极参加国际会议,争取获得同行的认可。如果去企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管工作会比较忙,但是不要中断学术。每年坚持发表1到3篇文章比较好。掌握好时间,3年左右比较合适。但无论干多长时间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治学之路实际上已经在脚下。”

打开教授招聘过程的黑盒子

明斯特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蒋晓毅教授介绍了大学招聘教授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他说“德国大学的教授岗位一般都会公开进行招聘。首先学校会在不同的渠道发布招聘启事,明确候选人的资格和学术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相关的系会成立一个专门的招聘委员会,成员除了教授,还包括学生代表等。尤其是在招聘范围比较广的情况下,上百个候选人竞争一个岗位是正常的。招聘委员会会从所有应聘者中筛选出一个6至8人的面试者名单。”

蒋晓毅说:“对于理工科而言,面试过程除了面谈之外,一般会要求做一个科研报告以及一个教学的示范,例如就大学一二年级某门课的内容讲半个小时左右。委员会根据面试的情况选3个人的候选名单,然后把这3个人的材料送给外部的专家进行评审排名。招聘委员会将参考外部评审结果进行最后的排名,并将结果上报系及学校进行审批。通过之后,按排名顺序通知排名第一的候选人,双方开始商谈资源、常规经费、启动资金和工资等等。如果谈不妥,再把机会依次让给排后面的人。”

关于申请人资格和公平性问题,蒋晓毅说“硬指标首先得有博士学位,有相应的学术成就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不是特别强调一定要有教授资格,而是看重教授资格同等资历。申请的材料包括简历、论文情况、教学记录(包括学生的评价)、今后的科研计划等等。总的来说,(理工类院校)科研实力最重要。比较而言,德国招聘教授的节奏比较慢(至少半年)。其严格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全面的参与,通过不同人员互相监督等。招聘委员会必须认真分析委员与候选人可能的厉害冲突,根据不同的程度来看是否有必要回避。”

应用型大学更注重实践经验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