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7-13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7月12日,第十一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本次论坛聚焦“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论坛上,南明河作为城市母亲河治理典范,受到广泛关注。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如今的南明河

流域治理难题 城市尺度治理

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属长江水系乌江支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全长219公里,其中贵阳市内185公里。20世纪末,随着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挤占南明河水量,河道污染严重,周围老百姓不堪其扰,南明河治理迫在眉睫。

流域水环境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像南明河这样长距离流经城市、穿越人口密集区(人口密度超越香港)、污染重河道黑臭的案例没有成功案例可循。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治理前兴业银行段,2013年10月24日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治理后兴业银行段,拍摄于2020年10月23日

“过去常规做法是走传统西方百年来‘大集中’到下游建厂的模式,将污水视作污染物收集后长距离输送到下游集中处理,造成河道生态基流不足,自净能力降低,截污沟和末端处理超负荷运行,河道黑臭等问题,陷入‘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僵局。此外,污水管网地下长距离输送还容易产生渗漏及环境风险等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孔海南介绍说。

如何将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设计好,如何将处理后的水作为城市稳定的水资源,成为了当时主要问题。

南明河不仅仅是一条河道,还是城市的一个生活景观,一个和百姓密切相关的活动场地。重要的是思路和规划的转变,不光要河道治理,还要站在城市尺度上治理。

“9年前我们团队历时6个月调研,走遍南明河干支流沿岸,摸清了污染来源,并对南明河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首创性提出了‘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系统规划治理理念,形成了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创新技术体系。”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回忆。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下沉式再生水系统)

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成了城市尺度的生态系统,根据城市排水、功能分区与资源利用,在南明河流域沿岸星罗棋布新建了16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和提标改造5座水厂。

“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根据河道的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将水厂建在上游和中游,实现高品质出水以达到生态补水要求。既补充了河道水量,又消除了黑臭,把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以及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统筹考虑。”孔海南说。

“国际河道治理样板工程日本京都鸭川河、韩国首尔清溪川等多是通过单一水厂来治理河道,而南明河治理除了1条干流外,还将7条支流全部统筹考虑进去,服务整个城市500多万人口。南明河治理无论在技术应用和工程规模都领先于世界,在全球也难找到如此之大的系统,以城市尺度来治理河道的案例。”侯锋介绍说。

科技创新引领 建议复制推广

围绕实现城市尺度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应用需要一系列的成套技术提供支撑。

“通过高效节地型生物处理技术,在节省占地、提高处理规模的基础上,将污水处理为地表Ⅳ类水,使城市污水成为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也成为河道生态补水的重要来源,平时不下雨的时候,南明河里85%流动的水都是由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此外,通过地上地下空间构建及统筹利用,解决了污水厂噪音臭气邻避问题,实现了水厂和城市核心区深度融合。”侯锋说。

 贵阳南明河: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城市母亲河治理新样板

(贵州贵阳青山再生水厂)

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不仅仅局限于单独一个水厂,作为一个综合性系统,通过智能管控将各个水厂联动起来统筹处理污水,也解决了地下污水处理安全稳定运行问题。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