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上资金年后进退路径 投资胜率近七成 行业投资策略分化
从历史数据看,北上资金的大幅回流大概率会带来新一波市场反弹。今年北上资金持仓出现大幅波动,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投资胜率。证券时报·数据宝对疫情以来北上资金投资路径进行全面剖析,并通过对比历史上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后的市场走势为研判后市提供参考。
证券时报记者范璐媛王林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股市风险提升,北上资金的流向出现大幅波动。
其中,3月北上资金净流出678.73亿元,单月净流出金额创造历史。本月北上资金大幅回流。
北上资金持续回流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16年以来北上资金仅4个月资金净流出超百亿元,分布在三个时期,分别为2018年10月、2019年4月至5月、2020年3月。
从资金大幅撤出的背景来看,这三个时期均属于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股市动荡时期。2018年10月,标普500指数单月下跌6.94%,终结了月线六连升。2019年5月,标普500指数面临回调,回踩半年线,月跌幅6.58%,波动加剧。本轮疫情影响下,标普500指数以历史最快速度跌入技术性熊市。可见,北上资金的恐慌性出逃与全球股市尤其是美股的动态密切相关。
美股指数今年3月23日触底后开启反弹行情,标普500指数本月以来累计涨幅11.22%,最新收盘点位较前低点反弹超30%,股市下跌风险基本得到控制。
前两次北上资金大幅出逃后资金均迎持续大幅回流。当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上市公司盈利整体探底。参考历史走势,本次全球疫情恐慌导致出逃的北上资金有望继续回流。
本月初至今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458.67亿元,单周净买入金额突破300亿元。这也是单周净买入金额第四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前三次分别发生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和今年2月。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发现,北上资金四次大举流入前后市场呈现出了一些相似特征。
其一,上证指数所处点位大体相似。除2018年11月2日上证指数收于2676点外,其余三次北上资金单周大举流入超300亿元时,上证指数周收盘价均处于2800点至2900点的区间内,指数最大相差不超过40点。
其二,北上资金在其后两周依然维持净流入状态。历史上三次北上资金周净流入额超过300亿元后,资金均维持了不少于两周的持续净流入,且其后两周的累计净流入额均不低于100亿元,资金流入具有连续性。
其三,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时,上证指数多运行至阶段底部。前三次北上资金大幅涌入时,上证指数均处于下行通道中,周收盘点位跌破10周均线之下。北上资金在底部吸筹后,大盘开启反弹走势,2019年11月和今年春节后首周,上证指数在北上资金加仓两周内升破3000点。2018年11月,北上资金在底部连续大幅吸筹,上证指数随后走出2019年最大阶段性行情。
行业投资策略分化
从北上资金年后持仓的行业波动中可对其在A股布局思路变化一探究竟。绩优核心资产一直是北上资金的重仓标的,截至上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银行、非银金融、电子六大行业持股市值合计占到北上资金持股总市值的六成以上。年后,北上资金对这六大长期重点布局行业的持股偏好发生分化,从持股数量变动曲线来看,六行业可清晰地分成三大块。
医药生物行业为第一块。与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相比,节后以来北上资金对医药生物行业持股数量累计增加7.67%,加仓过程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较节前涨幅超9%,带动北上资金对该行业持股市值增长19.07%。
银行、非银金融、食品饮料行业为第二块。这三个行业贝塔值较低,具有避险属性,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北上资金对这三个行业的持股数量相对稳定,食品饮料行业春节以来累计获得加仓2.4%。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分别被小幅减仓2.58%和0.38%。
电子、家用电器行业为第三块。这两个行业为短期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但长线弹性较好的行业,经过调整后值得重点关注。最新数据显示,北上资金对这两个行业的持股数量相比于春节前分别减少了12.76%和8.58%。
从持仓变动趋势图中可以发现,伴随着本月北上资金回流,除医药生物行业外五行业北上资金的加减仓幅度组成了一个“类U型”曲线,其中,前期减仓幅度最大的电子行业最先迎来加仓反弹,4月以来累计加仓8.39%,表明其长线投资价值依然被看好。
年后投资胜率近七成
北上资金被称为A股的“聪明资金”,历史战绩优异。以2019年为例,数据宝统计,全年北上资金加仓幅度最大的50只个股中44股跑赢大盘,胜率近九成。今年在疫情笼罩之下,北上资金的战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