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绿色金融债市场热情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发行规模超过900亿元
在2014年之前,国内绿色债券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但近些年来,绿色债券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发现,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共计发行89只,发行规模合计957.1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25%以上。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方怡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这得益于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持续落地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传播,加之地方政府绿色金融政策的持续跟进,使企业认识并感受到通过绿色债券直接融资的长期利好,发债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绿色债券4月发行量创新高
所谓绿色债券,是指在传统债券的基础上,叠加“绿色”约束的债券。绿色债券的目标是利用债券融资工具,将所得资金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发现,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共计发行89只,发行规模合计957.1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25%以上。其中,5月以来已经有5只绿色债券成功发行,发行合计规模达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提速。根据东方金诚的统计,4月份绿色债券单月发行数量创2019年以来新高,较去年同期亦有大幅上升,同比增加63.16%。2020年4月境内共有31只“贴标”绿色债券发行,合计发行规模406.71亿元。相比3月发行规模来看,4月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明显增长,环比增加57.31%,具体来看,这主要是因为华夏银行发行了规模为1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所致。
从不同债券现券交易规模来看,绿色金融债仍然是绿色债券现券交易的主要类型,4月绿色金融债现券交易额占整体绿色债券交易额的58.12%,其次是绿色中期票据、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与去年同期相比,除绿色金融债和绿色公司债现券交易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其他类别绿色债券现券交易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绿色PPN,同比增长403.50%。
从发行债券券种来看,4月新发行了2只绿色金融债、16只绿色公司债、7只绿色企业债、4只中期票据和2只绿色ABS。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单绿色金融债为华夏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的“20华夏银行绿色金融01”,发行金额100亿元,获得2.91倍超额认购,发行利率2.08%,创商业银行金融债最低发行利率。
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博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债券是目前绿色金融市场中越来越成熟的一个产品,尤其是政策方面一直都很重视支持绿色金融和可持续生态发展。但由于此前绿色金融债发行的比较少,所以投资者参与的也不多。不过随着目前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的扩大,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绿色金融政策理念深入
助推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方怡向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尤其是在2016年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后,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大幅增长,发行规模也取得稳步增长。
他进一步分析到,这得益于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持续落地和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传播,加之地方政府绿色金融政策的持续跟进,部分地区从货币补贴、贴息、税收优惠、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方面为绿色债券的发展提供政策红利,使企业认识并感受到通过绿色债券直接融资的长期利好,发债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同时,随着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大力提倡机构投资者开展绿色投资/负责任投资,绿色投资/负责任投资理念逐步获得更多认可,这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意愿,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扩张。
在关于绿色债券的标准上,方怡向对记者表示,在绿色金融领域,绿色债券市场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但现行两种绿色债券项目判定标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类别尚未完全统一。此外,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方面的特征,国内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市场参与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惑。随着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绿色债券标准也有望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伴随中欧、中英、中法等经济体在绿色金融领域广泛开展的合作,国际市场对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和市场的认可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绿色债券的创新发展在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