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红委员:交通物流应急三短板 须三协同补齐
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在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他同时强调,尽管交通物流行业对应急运输保通保畅保供作出重大贡献,但仍暴露出应急状态下区域交通管制协同、供需对接部门协同、物流环节衔接协同等三方面短板和不足。尤其是疫情初期,产供销、储运配等协调联动不畅,影响了应急救援效率;疫情后期复工复产中,也存在供应链“短路”甚至全球供应链断链的风险。
作为“物流国家队”掌门人,李建红介绍,此次防疫抗疫、复工复产中,招商局及时承接国家相关部门境外防疫保障物资运输项目,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全球网络优势,打通全球应急物资运输通道,及时响应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承运防疫物资。至3月初,旗下物流平台中国外运就在全球范围内运送防疫物资过万吨。他举例说,“我们有一个公益应急物流平台,叫做招商局‘灾急送’,免费承运支援湖北的抗疫物资”。在封城限行情况下,打通了将近4000吨抗疫物资的“最后一公里”。
以此为鉴,李建红提出,应加快构建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协同融合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凝聚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他建议:创新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交通强国新型融合推进机制。建议交通运输部抓紧研究设计中央政府层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争取国务院领导挂帅,提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组织层级,切实加强部省际密切协同,充分吸纳交通物流骨干企业参与,制定重点工作任务督导监察及考核制度。
强化协同联动,着力培育龙头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建议交通运输部在推进完善多式联运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基础上,创新与龙头骨干企业的互动机制,推动铁路、港航等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强化协同合作,形成跨运输方式、跨物流环节一体化运营的协同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多式联运经营人。
引导企业参与,积极推进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建议国家发改委在健全国家储备体系中,充分利用龙头骨干企业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优化布局设置救援物资储备仓库、中转场站和配送中心,规范应急保障服务功能,确保应急状态下及时保供。
(科技日报北京5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