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情境教育:将传统的“情”与“境”融入教育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8-12

安樾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同学们知道春姑娘的大柳筐里装着什么宝贝吗?”“桃花、柳枝、蚕豆花、小麦苗儿、花蝴蝶、小蜜蜂……” 这是一堂以“春姑娘的大柳筐”为题的情境教学示范课。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古典诗词营造的诗情画意中,春姑娘“活”起来了。由“景”入“境”,孩子们想象自己也像小鸭、蝴蝶,争相牵手春姑娘。

情境教育最早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等人创立的独特教学方法。河南省实验小学高级教师贾丽娟介绍,它最早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压抑儿童兴趣、特长、情感、态度、志向等素质发展的种种弊端,在吸收、借鉴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和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理论加工和实践创新而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近年来,不仅逐步扩展到多学科,而且正在向高等教育延伸。

将传统“意境论”融入教学

“情境”是情境教育的核心概念。贾丽娟说,与西方语境中的情境不同,情境教育中的“情境”一词,是一个独特的中国词汇,它是“情”与“境”和谐统一的产物,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情理交融的审美化或艺术化人生的立场与态度。教育教学活动创设的情境,应当是有情之境、自然之境、睿思之境、审美之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

“意境论”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哲学家蒙培元在《心灵超越与境界》一书中曾说:“中国哲学所讲的,主要是以情境、意境为内容的境界。”这种“精神上的天人合一”正是情境教育的理论来源。李吉林曾用真、情、思、美来概括她的情境教育说:“‘境界说’中的‘真’‘情’‘思’‘美’,我以为正是儿童教育所需。儿童是‘真’人,教师应是‘不失赤子之心者’。真景物实际上便是生活的真实,教育与生活相通,便是‘真’的表现。真人真景物激起真情感,才能激广远之思,进入美的境界,创造出美的果实。”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评价称:“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是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的‘情’和‘境’都深深地刻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情境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恰如其分地处理了传统文化和国外理论学说的关系,在吸纳世界优秀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的同时,准确把握并创造性借鉴了中国意境(或境界)学说,深得古典意境文化之真髓。

“情”为经“境”为纬 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是“情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了的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

情境教学以“情”为经,将被淡化了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要素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将学生的兴趣、特长、志向、态度、价值观等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摆在语文教学应有的位置上;以“境”为纬,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创设,拉近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

1983年,李吉林带出了第一个接受过语文情境教学实验的班级,而这个实验班在由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小学语文十种专项考核中交上了合格率100%、优秀率90%的出色答卷。

情境教学之所以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极大成功,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带来一片生机,关键就在于它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和育人规律。

在一次关于“日出”的写作教学中,李吉林半夜起身,奔向事先选定的南通北濠桥。“看着红霞染红天边,我仿佛也成了裹着红衣的娃娃,心里盘算着到那时孩子们会怎样的激动、欣喜,孩子会用怎样的词,怎样的句子去描述。那情那景是怎样的一种诗情画意”,李吉林说。

薪火相传 情境教育的传承与延续

今年7月26日,在李吉林逝世一周年之际,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委托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实施的“南通市情境教育90后种子教师专项培训”拉开序幕。为有效传承情境教育思想,培育情境教育新生代传人,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启动情境教育90后种子教师培养计划。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