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 促成一批重点创新合作成果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11月26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第8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以下简称“东创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发表线上演讲,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出席开幕现场并致辞。柬埔寨工业、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部长占蒲拉西,印度尼西亚研究技术部部长班邦•布罗佐内戈,马来西亚科学、技术与创新部部长凯里•嘉马鲁丁,缅甸教育部部长苗登基,菲律宾科学技术部部长费尔南多•德拉佩纳,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部长阿内•老塔玛塔等6位来自东盟国家的科技主管部门部级领导在线上发表主旨演讲。
王志刚表示,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都面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迫切需求,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方面高度契合,在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对接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遵循开放、透明、互惠的原则,携手抓住历史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领域交流合作,构建更加开放、高效、普惠的区域创新网络,以科技创新之力共同开启美好未来。
王志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聚焦科技抗疫,共同应对挑战。继续深化抗疫科研合作,推动在药物、疫苗、检测等领域的科研合作。二是强化政策对话,主动对接科技战略。以联合制定《中国—东盟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为契机,深化科技领域务实合作。将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机制化,强化各国科技规划与政策沟通交流,更好促进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深挖合作潜能。三是坚持开放共享,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纽带作用,建设更多的联合实验室,深入推进科技园区和创新集群的交流,促进资源、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四是坚持民心相通,共同开拓人文交流新局面。在中方“国际杰青计划”“外国青年学者计划”“创新人才交流项目”“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等科技人文交流品牌的基础上,与东盟创新合作方式,共同研究推出专门面向东盟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计划,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领域和空间,为深化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费志荣指出,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三百两千”科技创新工程,出台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33条措施,积极组建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与东盟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合作平台、技术转移等方面深度合作,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形成了稳固的政府间多边交流合作渠道,建立了覆盖东盟10国的跨国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合作伙伴。他表示,广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科技之路、创新之路的重要指示,以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主线,以《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为重点,积极构建广西科技创新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紧紧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加快建设的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携手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