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露天染缸变天然氧吧,长江成了自家后花园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1-07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以前这里就是个露天大染缸,到处都是灰尘,我们都不敢穿白衣服。现在这里成了天然氧吧,推窗见山,心旷神怡,晚上还能听着长江的涛声入睡。”70岁的陈海德,已经在南通市长江边的狼山脚下生活了一辈子。说起家门口几十年的环境变迁,他用“沧桑巨变”来形容。

南通市区南部的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临江而立,五山及滨江片区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江岸线14公里,历史上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让城市“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陈海德祖辈的家,也因早年狼山港的兴建而搬迁,“海港建立后,交通便利,企业纷至沓来,老百姓的就业渠道多了,很多农民变成了工人。这虽然一度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发展,但环境慢慢变得不堪重负。”陈海德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当地码头、水泥厂林立,灰尘铺天盖地,附近居民不敢开窗。夜晚的码头也车水马龙,装卸货物的噪音搅得大家连觉也睡不安稳。

露天染缸变天然氧吧,长江成了自家后花园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2017年初,南通市全面启动实施五山及滨江片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将五山地区沿江生产型岸线调整为生态生活型岸线,经过三年多努力,该片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小杂船”162条(户),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退出沿线港口货运功能、腾出修复岸线12公里,长江狼山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转型升级,保护发展两手齐抓。近年来,南通滨江片区沿江港口退出货运功能,搬迁至下游通海港区。2019年通海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58万标箱,增长70.9%。同时,南通实施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五山及沿江地区建设成展现南通“山水文化、滨江风貌”的城市客厅。

长江江苏段443公里,岸线1000多公里,两岸集聚了江苏2/3的重化产能、70%的钢铁产能、74%的燃煤机组。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压倒性思维抓好长江保护修复,让绿色成为长江的鲜明底色。2016年7月,江苏省政府明确加快沿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体系等11项工作任务。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近两年的整治,江苏沿江化工企业总数压减了40%,建立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规范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面完成“无人机航测、人工排查、技术核查”三级排查,共排查发现长江1.7万余个入河排污口。2020年7月3日,江苏在沿江11省(市)中率先全面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工作。

如今,江苏建设沿江绿化带5100亩,新增江滩湿地约2380公顷,实施沿江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湿地等恢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最近南京江豚、太湖流域多年不见的“吉祥三宝”-桃花水母、白鹭、地衣开始回归。

住在南通市狼山镇街道临江家园的陈海德,现在“推窗见公园,抬头望狼山”。每天早晚,他都会和老伴到家门口的滨江花海散步,“现在长江就是我家后花园,我们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