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首批145项政策将落地!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按下加速键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1-01-20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月20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2021年度首场发布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举办,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推介首批145条政策,这标志着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路线图正式“出炉”。

首批145项政策将落地!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按下加速键

《方案》坚持立足北京经开区“四区一阵地”发展定位,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积极落实《总体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未来将亦庄组团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目标到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达到5%以上、PCT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500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四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6000亿元,力争打造“两区”建设的“亦庄样板”。

《方案》施划“两区”建设路线图

2020年9月28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在经开区挂牌,面积27.83平方公里。根据要求,北京经开区将“重点发展商务服务、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生物技术和大健康等产业,建设科技成果转换承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国际高端功能机构集聚区”。

《方案》明确北京经开区将聚焦高端产业发展“一条主线”,围绕国际化和便利化“两个抓手”,从构建“421”产业开放新格局、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特色综保区建设、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等5个方面高位起步推动“两区”建设。

即以高端产业为主线,从构建“421”产业开放新格局、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特色综保区建设、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推进“两区”建设。什么是“4+2+1”产业体系呢?“4”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以及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这4个产业既在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之列,同时也是北京经开区多年来持续发力的四大主导产业;“2”是指高端服务业和科技文化融合产业,这是近年来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经开区逐步布局并在全市取得领先地位的两个服务型产业;“1”是指数字经济产业,北京经开区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都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实践,可以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贡献力量。

《方案》提出“两个抓手”,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端产业片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以国际化为抓手”,侧重对外开放,增强对高质量外资吸引力,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推进产业国际化,目标将经开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以便利化为抓手”,侧重推动要素流动,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人才、资金流动等便利化水平,目标将经开区打造为投资自由便利、贸易自由便利、运输往来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145条政策赋能“两区”建设加速跑

北京经开区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如何围绕产业这条主线做文章,推动“两区”建设不折不扣落地?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开放创新、协同对接、场景建设、资源供给、空间保障”的思路,北京经开区首批推出了145条政策。其中,涉及产业发展政策87条,占比60%。包括出台支持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政策45条(新一代信息技术10条、新能源智能汽车6条、生物医药和大健康25条、机器人及装备制造4条)、支持高端服务业发展政策13条、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政策22条、数字经济产业政策7条。

按照政策,北京经开区将每年拿出100亿元,在重大项目落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建设、场景应用、技术改造、产业协同等方面,通过引导基金、贷款贴息、奖励扶持等方式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其中,每年安排超过50亿元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每年安排5亿主导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区内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每年安排5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吸引优质企业在经开区发展。对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对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能源及高端汽车产业龙头企业给予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等。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